房前屋后绿树成荫,村子里水泥路干净整洁。村民们通过养鸡、养猪、养蚕种桑,在家就能有一笔好收入。现在土地流转了,走出家门口就能到蔬菜基地打工。对村子里的变化,施甸县仁和镇查邑村村民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
房前屋后绿树成荫,村子里水泥路干净整洁。村民们通过养鸡、养猪、养蚕种桑,在家就能有一笔好收入。现在土地流转了,走出家门口就能到蔬菜基地打工。对村子里的变化,施甸县仁和镇查邑村村民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
“我家承包的土地一直以来亩产收入不到1000元,现在有人要按每亩5000元的价格和我签订10年的租赁协议,我的土地升值喽!”施甸县旧城乡双龙村民小组的杨新华笑呵呵地说。
“我家承包的土地一直以来亩产收入不到1000元,现在有人要按每亩5000元的价格和我签订10年的租赁协议,我的土地升值喽!”施甸县旧城乡双龙村民小组的杨新华笑呵呵地说。
“迎接十九大·歌颂杨善洲”原创音乐作品演唱会10日晚在杨善洲的家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启幕,旨在重温杨善洲先进事迹,传承弘扬善洲精神。
“前几年我从山区跑到县城靠劳力吃饭,现在反弹琵琶跑回农村靠山生财,实现了坐在农村‘经营市场’的梦想。”施甸县摆榔乡彝榔寨的村民王朝国告诉记者。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,施甸很多村组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推进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,让很多曾经种地...
“前几年我从山区跑到县城靠劳力吃饭,现在反弹琵琶跑回农村靠山生财,实现了坐在农村‘经营市场’的梦想。”施甸县摆榔乡彝榔寨的村民王朝国告诉记者。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,施甸很多村组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推进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,让很多曾经种地...
“前几年我从山区跑到县城靠劳力吃饭,现在反弹琵琶跑回农村靠山生财,实现了坐在农村‘经营市场’的梦想。”施甸县摆榔乡彝榔寨的村民王朝国告诉记者。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,施甸很多村组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推进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,让很多曾经种地...
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“善洲小镇”和“金布朗风情小镇”27日正式开工建设,将力争到2019年全面建成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命名。
施甸豆片又名干兰片,它是以豌豆为原料,经磨粉、细筛、调浆、搅拌、煮熟、制片、晒干、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。薄而透明,色嫩黄,能长久储存而不变质,可油炸、烧汤、热炒等,香脆可口,营养丰富,是桌上美味和赠友佳品。
施甸雕梅闻名国内外,且远销东南亚各国。它以红花大盐梅为原料,精选后雕琢去核,用特殊方法除涩,再用优质冬蜂密反复浸泡装罐,长久密封而成。
“甜白酒,菠萝村;脆心甘蔗,大河口!”在施甸县,这个歌谣几十年来一直在当地传唱着,成为施甸县仁和镇菠萝村特色产业——米白酒的金字招牌。
“每天上千件药品从全国各地送进公司,当天,员工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些药品送到消费者手中”。施甸县即时送员工杨志科边忙边说。
施甸县位于滇西边陲,怒江东岸。地处东经98 °54′至99° 21′ ;北纬24° 16′ 至25° 00 ′之间。
今年6月施甸志愿者发帖为葬在施甸境内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寻找后人,春城晚报首发了相关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