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病的发作与冷相关,哪怕在广州,冬天发病率也比夏日高出1~2倍,而且细究每年全国逝者的死因,竟有四成是因为它,也就是说,每年每五个人去世,两人因它而亡!它,就是心肌梗死!专家呼吁:出现胸闷、胸痛、气促,不要迟疑,赶紧拨打120求救,或尽早去医院就医,“时间就是心...
一说心梗,大家都会联想到胸痛。这在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确较为常见。但心梗也有许多非典型症状,例如有时会表现为上腹痛、恶心呕吐;有时是突发头晕头痛;甚至会表现出咽痛、牙痛或颈肩痛,容易误诊漏诊。
大夏天盖着被子不觉得热;要么一吃就拉,要么只吃不拉;运动完发现只有上半身出汗,下半身却不出汗……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,要警惕是否发生了心血管神经病变。
夏秋之交是心梗的高发期,许多人都知道,心慌、胸前区不适、胸闷等症状是心梗的典型表现症状。但有时腹痛、牙痛、喉痛、肩背痛也可能是心梗预兆。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庄少伟表示,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,最常见的为疼痛,大约70%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疼...
突发心梗,随时有生命危险,那么心梗救治后就万事大吉了吗?据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院长介绍,相比心梗,很少有人会关注并发症,殊不知,心梗所引发的并发症才是夺命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心肌梗死是造成猝死最主要的病因,中老年人心梗发病率尤其高。辨别心梗,及时施救,是预防因心梗而猝死的第一道关口,也是最重要的步骤。这里有个“1-2-4”口诀,记住并理解其含义,有助于识别心梗,为病人争取更大生机。
近日,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则“突发心梗救治奇招”的网文,声称“突然发生心肌梗死或心脏不舒服时,就拍打胳膊弯处,效果立竿见影”。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,我要提醒的是,这种说法根本不靠谱。一旦突发心肌梗死,患者和家人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,以免致残甚至致死。
急性心梗发作时常伴有“压榨样”疼痛,但糖尿病患者因有神经病变,发病时并无明显疼痛症状,甚至在出现心肌梗死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,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猝死的原因之一。
夏天气温较高,人们容易感到疲劳,有时还会出现胸闷、汗多、恶心等症状。确实部分急性心梗的症状与中暑先兆症状相似,不过二者还是有区别的。中暑病人早期会出现头痛、头晕、气短、多汗等症状,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前部疼痛,同时伴有全身不适,如冷汗、面色苍白、乏力、恐...
血管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,不同的生活习惯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巨大影响。要保护好血管,最好先了解生活 中那些损伤血管的坏习惯。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血管造成极大危害。
目前,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,40岁左右发生相关疾病的已不少见。但令人诧异的是,近日江苏省中医院收治了一名差点因此丧命的20岁心梗患者,该患者是一名大二的学生,平时生活健康、并无不良习惯,发病时十分凶险,所幸治疗及时,目前正逐渐康复中。
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立娟主任医师指出,目前,慢性闭塞病变病人占到冠心病病人总数的20%,发病年轻化而且非常隐匿,经常是在体检的时候或是外伤查体时意外发现慢性完全闭塞。
如今,急性心梗已成为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。根据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》显示,2013年统计我国急性心梗患病人数约250万;2015年中国居民死于急性心梗的人数约85万,每37秒就有1人死于急性心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