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上午,在众人的祈福声中,器官捐献者王先生的骨灰被安置在了虚宁寺公墓。他的名字将镌刻在牌位上,永久地供后人敬仰和怀念。
“那是您身体绽放的玫瑰,那是您献出的珍贵礼物……盲人将重见光明,心脏将再次跳舞,那是您架起的生命之桥,那是您筑就的生命之路。”
“希望儿子的生命能以这种方式延续下去,如果他还活着,肯定支持我这么做。”32岁的儿子刘井如因车祸不幸离世,65岁的父亲刘文举忍住巨大悲痛,替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,捐献刘井如能用的器官。
“我走之后,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。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,让那些因为‘渐冻症’而饱受折磨的人,早日摆脱痛苦。”
10月1日12点28分,北京飞往无锡的MU2949航班比预定时间提前17分钟降落于苏南硕放机场,舱门打开后,一只蓝色箱子被机组人员拎了下来,交接给在场等候的无锡市人民医院医生。随后,120救护车迅速鸣笛驶出机场。此时,在人民医院的手术室,一名患者已经被开胸,正在等待救命肺源……
李素春是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渔泽镇岗上村的村民。26日,记者从山西省红十字会获悉,李素春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,以此感谢社会对他的帮助。
“每天都会看到有人生、有人死,我的工作就是协助死者的家属完成器官捐献意愿,同时让等待移植的患者有活下去的希望。”“80后”闫娟是山西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,工作三年间,有许多次因遭到一些家属的打骂想放弃,但最终又因另一些家属的善举而坚持下来。
2015年1月起,中国宣布废除死囚器官使用,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渠道。短短几年时间,在我国通过书面或网络登记的捐献器官志愿者人数增长迅速。
“他平时就喜欢帮助人,就当是他最后一次帮人吧!”半个月过去,导游许永辉一直清楚地记着他的同事字文山爸爸的这句话。
记者日前从2017年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会议上获悉,我省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稳步推进,取得成效。截至今年7月底,全省累计完成人体器官捐献209例,获取大器官641个,角膜342枚。
记者日前从2017年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会议上获悉,我省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稳步推进,取得成效。截至今年7月底,全省累计完成人体器官捐献209例,获取大器官641个,角膜342枚。
近日,1000多名来自国内173所具有器官移植资质医院的医生、医疗管理工作者和红十字会协调员聚首昆明,参加由国家卫生计生委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,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、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2017年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会议。
近日,记者从昆明市导游协会获悉,7月31日,1988年出生的云南导游字文山因病去世。他的父母在悲痛之余,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医院的建议,捐出了他的心脏、肝脏、角膜等器官。与此同时,云南导游界发起了对字文山父母的捐款,爱心传递,令人感动。
“人生就像一场戏,因为有缘才相聚;为了小事发脾气,回头想想又何必;别人生气我不气,气出病来无人替……”这首《莫生气》口诀或许人人都能说上两句,但事实上,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百病生于气也”,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,更难长寿。
生气的人会鲁莽行事或有过激举动,原因是生气到一定极限,大脑的思维活动突破常规,出现异常。而且在中医看来怒则气上,血液上涌,造成肝阳上亢,在头部常表现为面红耳赤、头晕、甚至出现晕厥和脑溢血的现象。
你还记得11岁上蔡男孩李智博吗?他在生命尽头捐献器官,给3个家庭带来了希望,让不少河南人为之感动。
邯郸市磁县莲花南路1号杨新民家门口的房檐下,每逢春夏,都有燕子飞来,衔泥做窝,繁衍生息。今年也不例外。雨燕跨过大江大海,仿佛如约而至,而杨新民自家的海燕,却走了。